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1篇
地质学   2篇
海洋学   44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长江口海域环境因长期人类活动和自然变化的双重压力而发生改变,可能导致该区域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发生较大变化。于2017年8月对长江口浮游植物进行调查,并与历史资料比较,探究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及其变化特征。调查共鉴定出浮游植物7门86属205种(含变种、变型和未定种),总细胞丰度为1.47×105个/L,其中硅藻、甲藻丰度分别占浮游植物细胞总丰度的95.82%、1.19%;柔弱伪菱形藻(Pseudo nitzschia delicatissima)、铁氏束毛藻(Trichodesmium thiebautii)、距端假管藻(Pseudosolenia calcar avis)、劳氏角毛藻(Chaetoceros lorenzianus)、翼鼻状藻(Proboscia alata)和巨圆筛藻(Coscinodiscus gigas)等暖水种为主要优势种,平均丰度分别为56.35×103、3.30×103、3.05×103、2.64×103、1.89×103和1.71×103个/L,合计为68.94×103个/L,占浮游植物总丰度的47.00%;各暖水种的丰度高值区均位于长江冲淡水与台湾暖流交汇形成的锋面。相关性分析表明,劳氏角毛藻、距端假管藻丰度与磷酸盐呈显著负相关,巨圆筛藻丰度与溶解无机氮呈显著正相关,距端假管藻丰度与盐度呈明显正相关,劳氏角毛藻和巨圆筛藻丰度与盐度呈明显负相关。对比近30年夏季长江口浮游植物优势种变化,发现暖水种明显增多,且分布范围向北扩展,推测该现象与海水温度升高和暖流水势力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32.
藤壶亚目是目前为止海洋生物群落中种类最丰富和最重要的类群之一,也是海洋污损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布于岩石潮间带栖息地、深海热液口,有的物种会附着在红树林植物、动物和人工构筑物上。文章综述了藤壶亚目的起源以及分类系统的建立和发展,认为藤壶亚目在下白垩纪从有柄目分化而来,其中篱藤壶科(小藤壶总科)是最早分化出的一支,而后逐渐分化为星板藤壶总科、厚藤壶总科、鲸藤壶总科、笠藤壶总科、小藤壶总科和藤壶总科6支;总结了国内藤壶亚目的研究进展;比较了藤壶亚目系统发育学的研究方法;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即结合形态学方法与分子系统学方法研究藤壶亚目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为今后研究藤壶亚目物种的分类及防治等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33.
为了解三门湾游泳动物资源状况,于2019年11月(秋季)和2020年4月(春季)采用底拖网调查方法研究了三门湾游泳动物群落结构、资源密度、生物多样性及其时空分布格局,同时还使用了组平均聚类法分析和非线性多维标度分析以及冗余分析来研究该海湾游泳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本研究共鉴定出游泳动物83种,隶属于16目40科...  相似文献   
34.
实施海洋可持续发展与海岛振兴战略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课题之一,当前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和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战略部署,都为大型海岛城市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舟山市是我国第一大群岛城市,地处长江口要冲,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和国际级群岛新区的交汇地,对于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有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和示范区探索意义。文章将在分析舟山群岛的地理区位、资源环境、生态系统、人文历史现状基础上,对标国家战略定位,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外海岛成功的开发经验,提出促进舟山群岛全面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从交叉学科角度提出需要优先关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以海定陆的流域统筹发展、智慧绿色港口建立等研究方向的建议,以便为丰富重要窗口的科学与技术内涵、舟山群岛“十四五”规划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碱性磷酸酶活性(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APA)是海洋研究中用于反映浮游植物磷限制状态的重要指标。在长江口等“氮过剩”海域,磷是控制海域初级生产力水平的主要因子,然而,磷限制的范围常常难以界定,当前对不同粒级浮游植物的磷限制效应所知甚少。该文根据2020年夏季长江口航次资料,给出了海洋表层各粒级浮游植物(Net:≥20 μm;Nano:2~20 μm;Pico:0.8~2 μm)APA、浮游细菌APA(0.2~0.8 μm)和溶解态APA(<0.2 μm)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了APA与环境要素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各粒级浮游植物APA均与无机磷酸盐浓度(dissolved inorganic phosphate, DIP)呈显著负相关,这表明DIP浓度是影响浮游植物APA分布的主要因素。在平面分布上,各粒级浮游植物APA在近口门的光限制区均较低,且呈现自口门向外逐渐升高的趋势,与DIP的分布特征相反。Net和Nano级APA[平均值分别为 (40.28±32.35) nmol/(L·h)和(52.38±34.78) nmol/(L·h)]显著高于Pico级APA[平均值为(28.43±20.23) nmol/(L·h)],这表明大粒级浮游植物可能更易受DIP下降的影响。该研究中,诱导浮游植物APA快速升高的DIP浓度为0.159 μmol/L,与近岸区磷限制经验阈值相接近。该研究揭示了夏季不同粒级浮游植物对长江口磷分布的响应特征,有助于理解长江口初级生产过程的环境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36.
37.
海冰的准确重建对反演气候和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近期研究表明,有机指标高支链类异戊二烯(HBIs)具有重建极地海冰状况的潜质,海洋沉积物中具有海冰特异性的单烯HBI(IP_(25))和双烯HBI(IPSO_(25))指标已分别成为研究北极和南极海冰变化的有力工具。本文综述了IP_(25)、IPSO_(25)的提出和验证,分析了影响HBIs生成、迁移和埋藏的诸多因素,总结了为实现精细化区分海冰状况和定量化重建海冰密集度而提出的新指标的发展及应用,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38.
本文介绍了低盐度海水中5种重金属元素混合溶液标准物质的研究和制备过程。以稀释的大洋海水为基体,用容量法以加标方式制备了低盐度海水中重金属标准物质。各元素统计结果表明样品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良好。经9家具有中国计量认定(CMA)资质的实验室分别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和阳极溶出伏安法对标准溶液进行分析定值,并用国家标准物质作量值溯源,以分析结果的总平均值作为标准值,标准值及不确定度的结果分别为铜15.2±0.7 μg/L、铅15.3±0.7 μg/L、锌98.9±4.7 μg/L、镉2.02±0.10 μg/L以及铬15.3±0.6 μg/L。该标准物质可用于近岸、河口区低盐度海水重金属分析过程的量值传递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9.
白令海、西北冰洋等高生产力海域在北冰洋“生物泵”中起到重要作用;海水升温、海冰消退等北极快速变化,将强烈影响该海域“生物泵”的结构与规模,并在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来源与新鲜程度上有所体现,可用脂肪酸加以指征。对第五次、第六次中国北极科学考察在以上海域采集的表层沉积物进行脂肪酸含量(以沉积物干重计)及组成分析,结果显示楚科奇海陆架总脂肪酸含量非常高((97.15± 55.31) μg/g),白令海盆最低((15.00±1.30) μg/g),加拿大海盆、楚科奇海陆坡、白令海陆架居中(分别为(88.65 ± 3.52) μg/g,(70.35±11.32) μg/g与(38.28±14.89) μg/g)。海源脂肪酸占总脂肪酸比例最高(86.82%±7.08%),陆源次之(8.45%±6.62%),细菌最低(4.63%±2.24%);硅藻指数(16:1ω9/16:0)在楚科奇海陆架(> 0.82)、白令海陆架边缘(> 0.65)较高,其他区域均较低。脂肪酸结果表明:(1) 该海域沉积有机质主要来自海源,陆源贡献小;在北部、南部楚科奇海陆架、白令海陆架边缘,硅藻生物量占主要优势;细菌脂肪酸比例显著低于温暖海域,指示低温抑制细菌活动。(2) 楚科奇海陆架区硅藻生产力高、细菌活动弱,新鲜有机质沉降效率高,但对未来海水升温、浮游植物群落变化也较为敏感。(3) 加拿大海盆、楚科奇海陆坡的浮游植物群落由绿藻与金藻主导。以上结论说明脂肪酸可指示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的来源与新鲜程度;未来,脂肪酸有望进一步揭示北冰洋“生物泵”对北极快速变化的响应。  相似文献   
40.
通过对2018年4—5月在南海中部黄岩海山采集的蛇尾样品进行形态学分类研究,鉴定发现棘蛇尾科Ophiacanthidae汁蛇尾属Ophiurothamnus两个新记录种:(1)双环汁蛇尾Ophiurothamnus discycla (H. L. Clark, 1911);(2)短简汁蛇尾Ophiurothamnus clausa (Lyman, 1878)。本文分别对这两个新记录种的外部形态特征和内部骨骼进行了描述,并与相似种进行了分类学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